高山戏是在甘肃武都县鱼龙乡说唱、歌舞的民间祭祀中孕育、融合、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。1959年10月以前,鱼龙乡人民叫它“演故事”、“走过场”、“哟嗬咳”。武都县隆兴、甘泉等镇人民叫它“耍灯”、“耍社火”。

甘肃是中华民族和中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。陇南高山戏是甘肃省一个主要的传统戏曲剧种,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,也是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这个因发源于陇南高山地区而得名的戏曲剧种,据说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,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在2006年举行的全省新创剧目调演中,陇南市“五一”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高山戏《山村别》和《醉虎》 ,又把这一古老剧种的改革和创新向前推进了一步。

  作为“以歌舞演故事”的戏曲剧种,剧本是一个剧种的根本和灵魂。一个剧种要想在戏曲舞台上立起来,必须要有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批好剧本。

被当地群众俗称为“演故事”的高山戏,新中国建立以来,先后由“五一”剧团的杨十古、杨智、邓剑秋、陈仁川等剧作家挖掘整理和创作了《咸阳讨账》、《西狭颂》、《苏武归汉》、《开锁记》、《婆媳情》等一批传统戏、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。

由杨忠全、贾学刚等创作的现代戏《山村别》、《醉虎》,短小精悍,选材立意新颖深刻,人物性格鲜明突出,故事情节简练紧凑,矛盾冲突尖锐激烈,非常感人。

  唱腔:戏曲作为程式化的艺术,唱腔和表演是一个剧种的标志。高山戏的唱腔,经过作曲家马延恒、张治平、杨鸣键、李彦荣等挖掘整理,共有“开门帘”“过板”“哭腔”“曲曲”“花花”“耍耍”“盏盏”“二簧”等10余大类,每大类中又有若干小类。

这些唱腔曲调挺拔高亢,委婉悠扬,明快活泼,朴素健康。为了适应表现现代生活的需要,作曲家张治平和后明春在继承高山戏原有唱腔的基础上,又吸取了花儿和陇剧的一些音乐元素,对唱腔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,但又不失原有唱腔的基调和风韵。

  表演:高山戏的表演情趣独特,舞姿别致。男角以跳、摇为主,粗犷豪放;女角以扭、摆为主,质朴豪爽。为了适应表演现代生活的需要,老导演王界禄也突破了高山戏原来的表演程式,在虚拟性和象征性表演的基础上,向写实化与生活化方向靠近。

如《山村别》中盲眼婆婆抚摸孙女桃妹的动作,《醉虎》中黄母与女会计秀英一起捆绑黄虎的动作等,都因接近生活实际而更加自然贴切。高山戏的唱腔和表演相当好听和好看,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比起秦腔、陇剧毫不逊色。

  戏剧艺术是一种歌、舞、剧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。它的形成与发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,积淀着各个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。中国戏曲剧种有317种,高山戏作为其中之一,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带来的艺术价值。

然而,近几十年,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的急剧变革;外来文化、商业文化、影视文化等影响下的文化变迁;抢救与保护措施的不足等原因,使得高山戏文化目前已面临着消亡的危机。作为独到的甘肃文化与我国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,对其抢救、保护的工作已迫在眉睫。

相关人文地理  相关人文地理历史文化

——

05

2018-01

陕西华县皮影戏-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

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,是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[了解更多]

06

2018-01

环县道情皮影戏-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

环县道情皮影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,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 [了解更多]

07

2018-01

甘肃敦煌曲子戏-敦煌市独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

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,多表现神话故事、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[了解更多]

07

2018-01

甘肃华亭曲子戏-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
华亭曲子戏是一种流传于甘肃省华亭县的汉族传统戏剧,又称小曲子、 "笑摊 "、 "地摊子 "、 "信子腔 "等 [了解更多]

07

2018-01

甘肃陇剧-原为皮影戏, 采用道情唱腔,名陇东道情

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,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。陇剧原为皮影戏, 采用道情唱腔,名陇东道情 [了解更多]

大西北农家人宣传传统特色的西北农产品,包括陕西、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等地农村农产品,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北农产品特产,期待有一天农村城镇建设更美好,西北农家人,加油!

more+

微博微信

联系我们

  • ©大西北农家人版权所有,本站图片和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提供,如转载的图片或引用文章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处理,联系QQ249780283